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3)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深圳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同时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勇气、锐气和智慧,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严峻经济环境下,深圳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圳质量”为标杆,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其总体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良好运行态势。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总量有所突破

2012年,深圳市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见图1);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54.74万人,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0742元,比上年增长11.6%。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市的经济总量开始迈进两千亿美元级城市行列。除此以外,2012年,深圳市经济发展效益在三个方面居国内大中城市的首位,即人均GDP超过1.9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1亿美元,每平方公里产生的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超过2.25亿元。

图1 深圳市2003~2012年GDP情况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1.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2012年,深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37.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06.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043%,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3%和55.7%(见图2)。

图2 深圳市2003~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占当年GDP比重变动情况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