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查村查氏厅屋相关情况考察统计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7卷·村庄类第6卷·华南区域第6卷)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查村查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此诗为清末民初的查村查韵谷所作,精准地概括了查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态。本章将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两个方面对查氏族人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描述。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本部分将分别从地理、气候、水资源、土壤以及交通特征五个方面来阐述村庄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查氏宗族发展的。

自然地理

(一)群山环绕

查村位于东经118.1°,北纬30.05°,古属宁国府泾县,在县城西南边陲约60公里处。村庄四周群山环绕,村西岑山为村内最高峰,海拔330米,对面为黄龙山的云里龙,海拔接近300米,北有青山、碧山,南有由山,东南有巴山、丹山,海拔约200米,这种群山环绕的局面为村庄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见图2-1)。而且,查村西北山地较高,阻挡了冬天南下的寒冷空气,而东南的巴山、丹山海拔较低,便于春夏的暖湿气流进入,形成了降雨充沛而又温暖湿润的环境,为查氏族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据说震山查氏始祖查文熙之所以选择迁居此处,与此地的优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据查济明清古建筑保护协会查克定的说法,“到查村来的始祖叫查文熙,他当时在唐朝任宣州刺史,同时还兼任池州刺史,他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往返时,感觉到我们这个地方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所以,他晚年退休以后,就在这里定居了。那么定居以后,他的子孙就在这里繁衍发展,到现在大约有1340年了”。

群山围合的中间腹地是最宽700米、最窄300米的广大地域,借助周边山势,腹地绵延达30公顷,三条溪流自西、南、北向东汇流形成了西边略窄、东边宽阔的冲积平地(见表2-1),为查氏族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