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都江堰市相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所属图书: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关键词:
贫困人口群体特征

汶川地震灾区贫困群众的贫困现象具有同质性,主要表现为疾病、年老体衰、丧失劳动力、文盲或半文盲比例高、劳动技能比较弱、收入少、缺少资金等。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在汶川地震灾区可持续发展时期表现得非常突出,贫困群体在收入、就业、教育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出现了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基于群众自身条件的贫困特征

调查分析发现,汶川地震灾区群众因自身条件而导致的贫困或返贫现象,研究区范围内所有地方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以地理位置优越的都江堰市和地处边远山区的茂县为例,通过2014年两市县建档立卡的数据分析很能说明问题。表3-1分析了都江堰市相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表3-2分析了茂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表3-1 都江堰市相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表3-2 茂县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突出

2014年都江堰市和茂县因病致贫人数在所有贫困人口中占比都是最高的,分别是59%和33%。另外,通过文献检索,青川县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2015年的贫困户因病致贫占比高达60.05%,因残致贫占比13.7%青川县扶贫移民局:《青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青川县人民政府网,2017年6月23日。;2017年什邡市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比达49.7%,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什邡市实现全面小康的“绊脚石”“拦路虎”殷宪龙、何小米:《什邡市探索“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路子》,《四川日报》2018年10月18日。;2018年的汶川县全县因病因残致贫631户2004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47.3%《汶川人民不“服”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汶川电视台,2018年6月21日。。在实际走访的150多位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