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防性侵安全教育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0(2020)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防治性侵未成年人工作的新进展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不仅是对整个家庭的伤害,更是对人性尊严的践踏。“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2015年5月31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31/c_1115464048_2.htm。这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优先保护,既是道德准则,更是法律要求。因此,我国一直把预防与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全面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落实在具体行动与成效上。防治性侵未成年人工作是我国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人权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

我国防治性侵未成年人工作的成就

(一)国家制定实施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法律法规

预防与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直接关涉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是符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重要举措。根据“女童保护”公益组织《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2013年至2018年)连续6年数据,我国公开的性侵儿童案例近3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这一方面说明性侵未成年人形势依旧严峻,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国家对预防和惩治性侵未成年人工作的重视以及所采取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图1 近6年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例统计情况

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我国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规定了如下罪名: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