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同职业农民参与村庄环境改善活动的意愿
所属图书: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关键词:
不同职业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村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城乡非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开始更多地走向城镇、迈进市场。农民不再只以种地为生,而是从单一的农业职业、农民角色向其他职业、其他身份转移。从事兼业和非农工作的农民越来越多,职业分化程度不断加深。

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主体,农民的态度和需求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和重心。而不同职业农民在家庭生计、社会交往、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诉求也不同。过往研究较少立足不同职业类型农民的视角,探讨他们对乡村发展的认识。本研究认为,充分理解不同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差异化需求、意愿和行动,可以更好地将资源分配到农村最亟须改善和农民最亟待满足的地方,可以协调和满足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

本研究区分了四类职业:纯务农、兼业、非农工作和只做家务。调研数据显示,在529位被访农民中,纯务农农民占37.6%。他们以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为生,年龄集中在5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以下,日常活动范围大多限于村庄内部。兼业农民占29.1%。他们除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还通过打零工、做加工、搞运输等方式获得收入,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文化程度一般为高中及以下。相较于纯务农农民,兼业农民的人际交往范围更大,收入来源也更多样。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以下简称“非农工作农民”)占15.9%。他们多在5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高,且大多具有外出务工经历,与村庄外部的接触和交流较为频繁,想法也更加开放和活跃。只做家务农民占9.6%。他们以女性为主,常年在村,与村庄内部各类主体互动紧密。此外,本研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