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变量及其解释
所属图书:基于致贫成因和脱贫机理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关键词:
脱贫机理:河南省农户脱贫的多尺度机理

贫困户脱贫是其内生动力与所生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多维贫困调查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本章构建了“户—村”和“户—县”不同尺度模型,以探究和比较不同尺度下贫困户脱贫机理。研究发现,60岁以上老人比重、常年务工人口比重、帮扶措施、种植业收入比重、务工收入比重、医疗费用支出比重与脱贫户家庭增收变化关系最密切。外出务工是脱贫增收最重要的手段;60岁以上老人并非家庭负担而对脱贫有利;降低种植业收入比重和医疗费用支出比重以及获得帮扶均有利于脱贫;技能培训比资金帮扶更有利于激发农户内生动力、促进农户稳定增收和持续脱贫;村耕地面积、县地形及人均GDP差异对脱贫户收入变化有显著影响,通过作用于农户外出务工选择而影响脱贫成效,以上表明农户脱贫是其内在动力与外在综合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双层模型不仅挖掘了贫困户脱贫的自身原因,还有效阐释了农户自身发展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

贫困农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现阶段实现脱贫的重要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体系一直存在,在初期主要为“开发式扶贫模式”,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的(赵昌文和郭晓鸣,2000;陈标平和胡传明,2009)。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趋于分散,致贫因素更为复杂,扶贫对象精确到户,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李毅,2016;汪三贵等,2016)。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开展贫困研究,尤其在脱贫路径方面已有一大批成果出现。在宏观层面,由政策扶贫转向制度扶贫,不断创新建档立卡、帮扶责任人、第三方评估等机制,完善扶贫体系,提升扶贫效率,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王国勇和邢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