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Q县三位乡村教师基本信息
所属图书:中国乡村教师性别结构的变迁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关键词:
深描:Q县教师工作与生活图景

也许这里的冬天盛开着梅花

也许大山深处隐没了太阳

但星星知道 月亮知道

在贫瘠的土地上

有你的温暖和呼吸

光芒就会穿过云霞

你就是一粒种子

把你托在掌心

大山深处的乡亲盼来了希望

——一位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从村落里走出来,由农民变成村落知识分子,面对国家、乡村和教育政策的变迁,乡村教师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与这三者进行互动?乡村学校中,男教师如何被市场经济的洪流裹挟,在教职与其他职业之间焦灼挣扎、痛苦抉择?而一直处于被动、从属,甚至物化地位的乡村女性又是如何从“灶台”走向“讲台”,并在二者之间踯躅游走?国家与村落给予她们的活动空间有多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代际的乡村教师又是以怎样相似或不同的方式回应着这场剧变?

在前几章中笔者通过历史和结构的逻辑来展现Q县教师性别结构的变迁历程。本章中,笔者将以口述史的方法,从结构中“见人”,对Q县乡村教师的微观生活进行深描,通过教师职业的选择、身份的获得、活动空间和存在样貌及精神特质等若干方面的呈现,揭示不同时代乡村教师的教学生涯与生活图景。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就教师身份的差异即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进行详细论述,选择了五位不同身份和性别的教师个案;其次,笔者选择了一个教师家庭和一位“90后”男生作为个案,以探究改革开放之后男性退出教师队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笔者通过三位女教师个案来揭示当前乡村女教师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第一节 乡村民办女教师:身份之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穷二白的帽子并没有摘掉,如何组织师资筹集经费发展穷国的大教育,这是中国决策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民办教师应运而生。以笔者所调研的Q县为例,1958年,该县教育大发展,为解决师资不足,录用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