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各地区生猪碳补偿金参考值
所属图书:中国农业碳减排路径研究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关键词:
中国区域间农业隐含碳补偿机制

本章构建了区域碳补偿的框架与机制,基于省域产出与消费差额建立测算模型,并引入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率(Economy Contributive Coefficient,ECC)进行修正。以2016年中国生猪产出与消费为例,对中国省域间农业碳补偿进行核算和分析,并进行讨论。

第一节 区域碳补偿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依据碳减排补偿的概念和生态补偿思想,首先提出两区域间的补偿框架。以农产品输出地A和农产品输入地B为例,应由区域B承担补偿主体的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向区域A提供碳减排补偿。如图4-1所示,一种途径是通过直接经济补贴,由补偿主体(城市化程度较高或农产品输入大省)向补偿客体(农产品输出大省)支付一定的农业碳补偿金,补偿资金根据投入产出量和碳汇价格综合计算,以尽可能弥补由农业生产供需和土地功能不匹配矛盾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碳排放不平等的缺口;另一种途径是技术支持,包括各类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和各大高校在内的技术供给主体所研发和生产的先进农业节能低耗生产技术,在政府资金支持下帮助由农业技术缺陷导致高排的省域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图4-1 区域间农业碳补偿机制模拟

在上述碳补偿框架模型中,由政府运营的碳补偿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收集数据并整理公示,同时收取和分配碳补偿金,并监督资金去向。中国是一个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大国。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7》,中国2016年末生猪存栏43504万头,生猪出栏68502万头,出栏率达152%,猪肉产量达5299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达38.44公斤,由此可见,生猪养殖及消费在中国农产品消费领域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地区经济差异、消费习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