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因子分析(N=1601)
所属图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市民化模式选择研究——基于贵州、湖南、安徽三省的调查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在现代化语境下,农民工如何顺应传统农业社会的消逝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实现地理空间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同时实现身份上“去农民工化”,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关系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成败。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拉力”与传统农村小农经济对劳动力的“推力”的影响下,将一批又一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送上进城打工的不归路。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34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数量超过了城市工人,成为我国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虽然我国在经济社会体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改革尝试,极大地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门槛,但在长期“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一个国家,两个社会”的格局依旧存在Whyte M. K.,“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 By Kam Wing Chan”,China Journal,1996,49(36):146-147.,其制度惯性带来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失,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要在身份上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市民化实现路径的探索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困境以及实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