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同扶贫举措及其益贫性
所属图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减贫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减贫研究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类型与成因研究

贫困概念与类型的相关研究

(一)贫困概念的界定

贫困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不断更新的概念,是学者建构出来的一个学术词语。回顾人类与贫困斗争的历史可以发现,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中,人们已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对贫困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界定和测量贫困的方法。一般而言,全球测量贫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本需求法;另一种是基本能力法。前者主要基于经济学和生物学视角来测量人们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后者主要基于发展的视角来测量使人们获得一定生活水平的基本能力(王小林,2018)。最早使用基本需求法对贫困进行测量的是英国的朗里特,他在其专著《贫困: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一书中提出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购物篮子”里面包含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住房、衣着、燃料和其他杂物等。所需要的货币推算出满足一个六口之家一周基本生存的货币标准是26先令(Kanbur and Squire,1999)。这个标准实质上是从维持基本生存的“生物学”角度采用经济学方法来定义的贫困线,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基本需求法界定的贫困线。此后,美国经济学家Mollie Orshansky于1963年根据满足最低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和非食物需求测量了美国的贫困线(王小林,2018),世界银行在制定全球贫困线时采纳了这一测量方法。

世界银行一直以减少贫困、推动共同繁荣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是最早对全球的贫困问题进行测量和监测的国际组织。世界银行曾给贫困下过一系列定义,在198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81)中提出贫困是指“当一些人、家庭或群体没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