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东北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比较表
所属图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上册)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关键词:
2007~2008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2007年全国年末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306亿元,同比增长1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2008年版《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7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8~200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30位,比上年前进了4位。省域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划,省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水平。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2006~2007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区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合成,图1-1、图1-2、图1-3和表1-1列出了本评价期内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和排位变化情况及其下属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图1-1 2007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

图1-2 200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

图1-3 2006~2007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变化图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分析

2007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是: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吉林省、陕西省;处于下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