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苗族各月龄婴儿头围平均值及与WHO标准值比较
所属图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关键词:
贵州省苗族婴儿生长发育水平和影响因素调查

苗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苗族人口为9426007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第五位。贵州苗族占了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贵州有“苗族大本营”之称。贵州苗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2.24%,在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苗族所占人口最多。在苗族的生育方式中,迷信传统习俗、早婚以及内婚等问题都影响其生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贵州省作为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具有自己本民族的生育文化,研究其生育习俗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苗族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分析其经济、社会和生育习俗文化等影响因素,并且通过与村医、村长、村支书及产妇的访谈,较全面的了解了苗族地区产妇、婴幼儿以及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具体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贵州苗族出生人口素质和健康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课题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因素,在贵州省台江县随机分层选取四个村寨:展里村、九摆村、洋汪村、台拱村,以此作为调查点,以调查点在一年内出生的苗族婴儿和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分别在每一调查点选取少数民族产妇、村医和村长/村支书/寨老各一名,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

(二)调查方法

调查点村医统一由课题组专家培训,并配发体格检查所需量具。培训后的村医会定期(婴儿出生后7天、满月、3月龄、6月龄、8月龄和12月龄)对苗族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和填写婴幼儿发展及行为评量表,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组成员入村进行深入访谈。

(三)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采取双人录入和核对,通过SPSS17对数据进行频数和相关性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