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草食畜产品产量
所属图书:甘肃农业改革开放研究报告(2021)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关键词:
甘肃省草牧业发展报告

导言

草牧业包括草业、草食畜牧业及相关延伸产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草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甘肃省是我国草牧业的传统发祥地,其中东部地区苜蓿种植历史悠久,也是我国草牧业实践的前沿及相关政策制订的重要经验区。经过“十三五”期间的资源整合和规划布局,甘肃省草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饲草料生产加工、肉羊、肉牛、奶牛养殖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在产业发展布局方面结构逐渐明晰、特色鲜明,牛羊饲养量不断增加,饲草资源种类更加丰富,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甘肃省草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产业链附加值较低、生产环节费用高、科技支撑作用较弱、牛羊整体繁育水平不高等问题。

甘肃省草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牧业是甘肃省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衔接饲草与农作物种植、饲草料产品加工、草食畜饲养与畜产品加工的基础产业。目前,甘肃省草牧业区域结构布局已经基本形成,草牧业快速发展。

(一)饲草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布局结构明晰

饲草产业是现代草牧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积极推进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种植、草田轮作和粮草轮作及青贮玉米种植,人工种草面积和饲草良种化程度不断提升,区域布局逐步明确。2020年全省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206.67万公顷、紫花苜蓿留床面积87.27万公顷,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较2016年分别增加46万公顷和18.27万公顷。2020年全省饲草产量达到2850万吨,其中干草生产1360万吨、青贮饲草生产14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