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4年至2008年淮河流域因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所属图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关键词:
2020年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典型案例浅析

引言

生态环境是与党的使命和宗旨紧密相连的重要政治问题,也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淮河流域横跨五省,上中下游关系密切,淮河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治理作为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面貌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大江大河治理工作,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为治淮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着力点。近年来,淮河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生态文明理念和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要求,加快构建淮河绿色生态经济带。

淮河流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征

淮河流域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优势和良好的矿产资源禀赋,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也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

(一)自然特征

淮河流域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5个省区,主流在三江营入长江,总河长为1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河水系,其间京杭大运河、分淮入沂水道和徐洪河贯通,沟通两大水系。淮河流域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淮西主要是山区和丘陵区,中下游地势平缓,多为广阔平原和湖泊洼地。流域内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湖泊面积约占2/3。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全年内分布不均。据1953~2005年资料统计,有七成年份汛期6~9月降水量超过全年的60%;多数站年降水量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