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9~2019年台湾地区大专院校身心障碍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三类之变化
所属图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关键词:
1966~2020年台湾地区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与实践

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和现状

(一)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融合教育潮流传播到台湾地区之前,台湾的先行者们已经掀开融合教育探索的历史篇章。近20年来,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已发展出若干方案并付诸实施,从小规模的实验计划开始,如今已成教育常态。下列事件和人物事迹是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里程碑。

1.盲生走读实验计划

1966年启动的“盲生混合教育计划”(俗称“盲生走读计划”),培养从事视障儿童混合教育工作的师资,为视障学生在普通学校提供教学与辅导服务。由于项目的成功,该计划已扩展到所有市县,并为每个市县提供为期一年的巡回教师培训。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视障儿童都被纳入有巡回服务的普通班,只有少数人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当时该计划使用“混合”一词,虽不适切,如今看来,却有融合(inclusion)之实,可说是一项超前又成功的融合教育实验。

2.资源教室方案启动

1975年台北市新兴初中成立启聪资源教室,启动资源教室方案,回归主流模式。1978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推行资源教室方案。1982年继续举办资源教室教师的师资培训班,召开专题研讨会。1990~1992年吴武典教授主持第二次台湾地区特殊儿童普查时,将资源教室单独作为一种安置形式予以统计。1995年高中开始设立资源教室。1997年大学开始设立资源教室,林宝贵教授接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编撰《大学院校资源教室辅导手册》,供资源教室教师辅导残疾学生时参考。1998年开始广设资源教室(班),资源教室(班)逐渐成为台湾融合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台北市更已做到“校校有资源教室”“校校有资源教师”。台湾地区20世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