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转型发展的目标体系
所属图书: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关键词:
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

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由此重塑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公正缺失和人权灾难。二战后组建的联合国所主导的全球议程,经历了从人权与发展,到环境与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以调整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其中生态文明的要素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引致的日益凸显的环境污染,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人类未来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生存危机不断加剧。在发达国家的动议和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问题被纳入国际发展议程。此后经过长期的南北发展权益博弈和保护环境的共同的利益诉求,2015年,全球达成转型发展的议程,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领域和169个具体目标,寻求一种发展范式的转变和社会文明形态的整体转型,其内容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已经悄然转向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人权与发展 南北鸿沟扩大的发展议程

工业革命前的人类社会,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低下,人们顺应自然,物质生产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尽管国家内部贫富差距大,但是,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较为有限。人口、自然资源和灾害之间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关系,难以摆脱“马尔萨斯陷阱”,出现生态退化,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使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技术创新引领工业革命,之后物质财富快速增长,摆脱了敬畏和依赖自然的农耕文明,发育并形成了工业文明。社会治理的伦理认知和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强调效率,鼓励竞争,自然只是资源。为了争夺自然资源,冲突不断,社会强势群体藐视人权、戕害生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重构世界秩序,组建联合国,强调人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