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9~2010年各省社会发展进步指数及排名
所属图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关键词:
2009~201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与生态文明指数(ECI)由相对评价算法得出,仅反映各省在全国的相对排名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是基于三级指标原始数据及指标权重,加权计算得出,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及变化,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三级指标进步率的计算,仍然以其原始数据为基础,正指标用后一年的数据除以前一年的数据(逆指标用前一年的数据除以后一年的数据),减去1,再乘以100%,计算出每项三级指标的年度进步率。二级指标进步指数,由相应的三级指标进步率及指标权重,加权求和得出。然后,根据二级指标进步指数和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出总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计算结果数据为正值,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情况有进步,负值则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有退步。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2009~2010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为5.44%,延续了上升的走势,预示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正持续提高。

具体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核心考察领域分析,2010年度,全国生态活力水平有所回落,环境质量退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社会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能力和转移贡献均有显著提升。各方面进步态势如图5-1所示。

图5-1 2009~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考察领域进步态势

进一步分析发现,2009~2010年度全国生态活力水平回落主要是由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有所退步。由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自然保护区承受着新一轮土地开发的蚕食。目前的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虽然未直接触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但试验区和缓冲区的减少,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