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6年劳动者报酬收入与乡镇企业增加值差异
所属图书:1997~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1998年5月
关键词:
1996~1998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1996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及其形成原因,考察东、中、西部及其城乡间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影响的数量方面,最后简述1997年农村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1998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1.1996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

农村人均GDP增长的地区格局

1996年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在总体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国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农村人均GDP是农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中非农业部分之和除以当年的农村人口。为了计算方便,本章的所有全国和地区平均数都是各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的简单平均数,未作加权处理,因此与其它来源的相同指标值会有差别。按可比价格计算,较1995年增长了14.55%(见表7-1)。

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间农村人均GDP的增长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部和中部的增速大大高于西部。从全国及各地区人均农业和非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看,1996年全国农村人均增加值增长了7.7%,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间的增长差异相对较小,这说明在这一年各地区农业实现了均衡的增长。全国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值平均比上年增长了20.32%,在整体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全国平均的高增长率主要是由东部和中部地区创造的,西部地区人均非农业增加值在1996年反而较上年下降了7.72%。

表7-1 1995~1996年农村人均GDP增长地区差异表中基尼系数和12的计算公式同《1997年经济绿皮书》。

为了进一步解析1996年农村人均GDP增长的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变化差异,可以看一看表7-1列出的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和非农业对农村人均GDP的贡献份额。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