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DC村项目服务内容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八辑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关键词:
嵌入、服务与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实践过程——以福建省DC村项目为例的个案研究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嵌入”(Embeddedness)作为学术概念最早是在论述经济体系、具体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时被提及的。波兰尼(Polanyi)在论及市场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问题时,最早提出“嵌入”概念,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被嵌入到社会关系中去进行分析,社会关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调节作用(Polanyi,2001;王思斌,2011),但他只是宏观性地提及嵌入概念,不具可分析性。在论及具体的经济活动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则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地利用“嵌入性”来分析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认为具体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应该嵌入其中,复杂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嵌入性,人际关系、信任和情景等对具体的经济活动具有影响意义(Granovetter,1985;王思斌,2011;许莉娅,2012),但他对具体的嵌入过程、如何嵌入、嵌入后的具体结构等内容并没有十分细致的分析。

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语境下,王思斌(2011)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认为当前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存在于传统的行政性非专业或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中,其结构性张力将获得嵌入性发展(王思斌、阮曾媛琪,2009),并明确将“嵌入”概念从经济领域引入社会工作领域,“它指的是某一事物进入另一个事物之中去的过程和状态”(王思斌、阮曾媛琪,2009:210)。王思斌(2011)认为在中国语境下,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即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过程和状态,并明确了嵌入的四个基本要素,嵌入至少要有两个被认定的事物,即嵌入主体(专业社会工作)和嵌入对象(传统的非专业/本土社会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