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七世达赖喇嘛驻锡康区期间清朝在康区驻兵情况
所属图书:西北民族论丛(第二十辑)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关键词:
七世达赖喇嘛移驻惠远寺与清朝对康区控制的强化

雍正五年(1727)五月,西藏爆发“卫藏战争”来自后藏的西藏首席噶伦康济鼐被前藏阿尔布巴等噶伦杀害,此后阿尔布巴等又积极筹备进兵后藏,攻打颇罗鼐。颇罗鼐集结后藏及阿里的军队极力反抗,并最终于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率军攻入拉萨,将阿尔布巴、隆布鼐、扎尔鼐等擒获,这场前、后藏噶伦之间持续约一年的战争即“卫藏战争”。,清朝派查郎阿、周瑛等率领大军进入拉萨。战争结束后,颇罗鼐被清朝封为郡王,西藏改“噶伦制”为“郡王制”。这也成为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参与管理西藏事务的开端,清朝在西藏驻兵亦自此成为定制。但“卫藏战争”还引发一个重要影响,即七世达赖喇嘛移驻惠远寺。学界对于这一事件研究不多,且多侧重于该事件对卫藏地区产生的影响邓锐龄、冯智编《西藏通史·清代卷》(上),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第165-172页;邓锐龄:《岳钟琪与西藏问题》,《中国藏学》2004年第3期;柳陞祺:《1727-1728年卫藏战争前后清中央的治藏方策》,《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星全成:《“卫藏战争”与七世达赖迁居康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张虎生:《御制惠远庙碑文校注——兼说七世达赖喇嘛移居惠远寺》,《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玉珠措姆则主要从康区地方土司及清廷互动的角度来探讨惠远寺的地位,参见玉珠措姆《七世达赖喇嘛驻锡地惠远寺与康区地方土司及清廷的互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事实上,七世达赖喇嘛移驻惠远寺,是在清朝的主导下发生的重要事件,并有意以此来加强对康区的控制。在全面控制康区的基础上,清朝对康区进行了深入的治理,康区作为清朝治理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