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三种典型模式比较
所属图书:地方治理评论(2019年第1期 总第1期)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关键词:
合作生产视角下“三社联动”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问题的提出

“单位制”解体之后,“三社联动”既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产物,亦是理论层面构建的理想类型。自“三社联动”一词诞生伊始上海市民政部门在2004年率先提出“三社互动”,经过多年试点,为了突出社区治理中“三社”之间的协作与整合,“三社互动”最终表述为官方正式文件中的“三社联动”。,我国各地对“三社联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南京以街居体制改革为抓手推动“三社联动”机制发展(2013);广州建设“135”“三社联动”模式(2012);上海致力于以社工专业化推动“三社联动”新格局;北京的特色是通过“四项机制”+“三个平台”使“三社联动”动起来(2013);浙江嘉兴则通过组织、制度、监督构建“三社联动”新机制(2014);苏州市姑苏区探索“政社互动”和“三社联动”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2013)。

相对于实践层面的探索,理论界研究相对滞后,且充满争议。争议主要围绕着“三社联动”的内涵、联动机制、治理困境及治理模式展开。学术界对“三社联动”的内涵争论不休,社区是一种“场域”(叶南客、陈金城,2010:75~80+87;肖唐镖、谢菁,2017:40~51)抑或一种“主体”?(王思斌,2015:47~52;顾东辉,2016:104~110)社工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谭琪、石兵营,2017:61~68)还是“社会工作”效果?(顾东辉,2009)社会组织是特指社工机构“类型”的组织(徐永祥、曹国慧,2016:54~62),还是偏向于泛社会“性质”的各种组织?(韩冬雪、李浩,2017:35~41)

关于“三社联动”机制的争论聚焦于作为基层政府的“准代表”的居委会是否应处于主导地。学术界有两种相反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