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洪灾、旱灾发生
所属图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关键词:
中国河道生态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河道生态治理是顺应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发展而来的,强调在修复受损河道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尊重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未来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

(一)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

河道即水路,主要是指河流流经的路线,依据影响范围可以划分为一至五级河道。其中一、二级河道为跨两省或多省的大江大河,会对地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三级河道是省与省之间连通、交互的主要载体。四、五级河道主要流经省、市内部。王鹤:《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分析》,《资源环境》2019年第3期。河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通过复杂的生物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与交换,与外来的雨雪等新鲜水源一道,维持着河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河道水源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因为旱涝等自然因素或污染等人为因素给人类带来灾难,或破坏河道生态系统。

河道治理是保证河道安全、流畅且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必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各国逐渐认识到河流治理也应该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诸如“近自然河道”等理念和“河流生态学”等概念。河道生态治理就是在保障河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及生态护岸等工程,建设一个稳定、开放、健康的生态河流系统,以实现河道内部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最终实现人类与河道的和谐相处。熊坤杨:《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中国高新科技》2019年第39期。

(二)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是河道治理的基本目标。当前河道水利配套设施还存在不完善和河道淤堵等问题,会影响河道的畅通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