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1世纪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4)No.6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关键词:
中国灾害救助服务的转型与发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和地形、广袤的疆域面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自古就有与各种灾害顽强抗争的漫长历史,积累了防灾、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丰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把领导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探求自然界的规律,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以救人为第一”“依靠科学技术救灾”等防灾救灾思想,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救灾体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方针,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现代化建设成果。灾害救助服务作为主要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旨在避免公民因遭遇灾害而暂时陷入生活困境,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努力健全和完善灾害救助服务。

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服务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全球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明显,灾害频次不断增加、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灾害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救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救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救灾范围不断扩大、救助项目不断增加、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灾害救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见表1)。

表1 21世纪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救助服务的提供主体,目前主要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随着社会力量的发展和逐步介入,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开始参与灾害救助服务的提供。以自然灾害的发展阶段来看,灾害救助服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