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
出版日期:2001年7月
关键词:
第八篇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报告

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总结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历程,将有助于今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随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亿万农民群众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卫生保障的巨大成就

(一)解放初期中国农村的卫生状况

1949年以前,中国处于长期战乱之中。经济凋弊,科学、文化、卫生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广泛流行。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黑热病、疟疾、结核病、性病、麻疯病、克山病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全国80%的地区有地方病,受威胁的人口4亿多。

全国人口的死亡率在超过20‰,其中半数以上死于传染病,婴儿死亡率更高达200‰。根据在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出生婴儿能够活满1岁者只有84%左右,能活满15岁者男性为56.2%,女性为57%,表明近一半婴儿在15岁前死亡。中国人均平均寿命在35岁左右,是当时世界上平均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城市居民寿命略高于农民。顾杏元:《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见《中国卫生年鉴》(1984),第4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卫生服务能力低下,普遍“缺医少药”,是当时中国农村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1949年中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0.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在人口中的密度仅为0.92‰;拥有医院2000所,病床80000张(每千人0.15张)。上述医疗设施主要集中在城镇,占全国人口85%以上的农村,仅有病床20133张,医疗设备缺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