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制的基础指标及计分规则
所属图书:大城市的新“土客”关系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关键词:
民意对分类管理的启示:居住证积分制的反思和完善

2013年7月,上海开始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它通过让外来人口申报积分的办法,将外来人口分享市民待遇的机会大小直接与他们所获积分的高低挂钩。不同类型的人可能申请到的积分是不同的,因此其市民权益的范围也不同。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外来人口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政策的制定需要得到民意尤其是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鉴于当前中国城市的公共资源的配置仍然以户籍人口为基础,外来人口的涌入打破了原有的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客观上“摊薄”了本地户籍人口的社会福利,因此本地人的民意亦应在相关公共政策中得到体现。

第三章已就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评价展开了论述,以下将进一步讨论现行的居住证积分制的政策取向与民意取向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尽一致的地方,从而为居住证积分制的完善寻找可能的空间。

先简单介绍一下目前积分制的基本内容。积分制规定总积分标准分值为120分,达到120分的持证外来人口可以享受准市民待遇,主要在子女受教育和社会保险方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利。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构成,其中基础指标是积分的主要来源,如表5-1所示。从计分规则看,在年龄指标上,44岁以下的人就可获得最高分值,这基本上覆盖了有意愿申报积分的大部分人口。所以关键的指标实际上取决于后三项。在后三项中,教育背景的权重值是最高的,明显高于另两项。技术技能指标包括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两类。技术职称主要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它涵盖的人群范围有限,且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大多同时拥有高学历,因此对他们来说得分非常容易。而技能类仅针对国家职业资格1、2级设置了较高的分值,但能申请到国家职业资格1、2级的人并不多,而凭3~5级的得分要想获得120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