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同时期党团员与劳模比重的变化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研究 (第24期)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关键词:
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再探——基于《中国妇女》杂志(1950~2015)的内容分析

问题的提出

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广受研究者的关注。大众媒体中传播的女性形象源于生活中真实的女性实践,而由于大众媒体本身的市场行为与舆论导向功能,其传播的女性形象深受商品经济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呈现怎样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变迁。中国学术界常见的做法是根据某些传播内容对其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定性分析,基于文本来挖掘深藏角色之下的女性形象的核心特点。这些研究对女性媒体形象的把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一研究路径带来的重要缺陷在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女性并不是“概化的女性”,女性媒体形象本身的丰富性导致这些研究往往只能强调女性整体形象的一些片断。尽管这些研究深入地剖析了某些女性形象的个案,但是对于整体的女性形象的挖掘显得不足。对这一研究路径的突破是内容分析,即对大量的传播资料进行量化而系统的分析。因而,除了对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呈现、描述与分析,并在女性主义的框架之下进行女性形象批判之外,对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一类研究主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为参照,描绘、探讨工业化国家女性的整体形象。国内为数不多的一些定量研究存在样本量过小、研究时限太短等问题,因而很难把握中国女性媒体形象及其变迁内容。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中国妇女》杂志为分析对象,探讨中国女性在媒体中呈现的形象及该形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

女性媒体形象的社会学研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对女性媒体形象的探讨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主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柯特妮(Courtney)和洛克列茨(Lockeretz)抽取了8个美国杂志中的729个广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