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5~1999年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
所属图书:“资源诅咒”与传统农区企业家形成机制研究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金融抑制对传统农区企业家形成的影响

在第四章对传统农区企业家形成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模型中,我们将有限的融资能力作为“资源诅咒”这一现象的关键前提条件,若非有限融资能力,企业家的出现仅与居民的风险偏好及对未来的预期有关,居民自身及其社会关系人群自身的积累将不再重要——这也是“费雪分离定理”所解释的命题。如果传统农区的居民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那么企业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诅咒”将因缺乏前提条件而不复存在。但在传统农区的现实经济运行中,金融抑制的现象普遍存在,创业者无法摆脱融资约束,从而如前文中所指出的,农业生产占比较高的传统农区,无法克服企业家形成过程中的“资源诅咒”。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究竟如何?是否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善?本章将结合中国的现实来讨论金融抑制对传统农区企业家形成的影响。

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既有文献

既有的文献已经指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抑制是一种普通的现象而不仅是中国的特例。国外学者Banerjee、Newman(1993)和Ahlin、Jiang(2008)就分析过金融约束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农民在选择成为雇佣工人的企业主还是成为雇佣工人时,金融约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抛开农民个体的职业选择,仅从创业角度分析金融约束的影响,完善的信贷市场、充分的创业信贷支持也是有利于创业产生的(Black and Strahan,2002;Klapper等,2006)。我们知道信贷配给是金融市场的普遍现象,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金融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颇有区别,更为完善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贷配给产生的负面影响。Bianchi(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