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3~2016年全国贫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所属图书:从乡村到城乡统筹:2020年后中国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关键词:
2020年后中国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成效显著,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81~2015年,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28亿人,这一数字比拉美或欧盟国家的人口总数还要大,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脱贫人口仅有1.52亿人。2012~2017年,中国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同时,贫困人口的营养状况、受教育程度、预期寿命以及其他福利指标也得到了全面改善。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是,中国减贫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剩余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较大,且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稳定脱贫难度大。2020年后,中国将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届时,绝对贫困将基本消除,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问题会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收入、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上仍不平等,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同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变化,尤其是老龄化的加速与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将使贫困问题呈现新特征。这就要求准确判断中国面临的经济社会转型形势,分析城乡贫困的现状和特点,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征,提出新的扶贫愿景并明确减贫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形势

经济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但是,伴随经济增长所出现的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推进、收入分配和人口结构变化,又会给未来的减贫工作带来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的稳步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步转型,但经济增速自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分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