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附件 吉林省法治县(市、区)评价指标体系(建议稿)-续表1
法治吉林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法治评价发展溯源

法治评价依托于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治指数。法治指数,即法治量化的评价指标,它是根据评价当地法治状况而兴起的一种实践法学研究方式。我国部分学者对“法治指数”的概念有所诠释,有学者认为:“所谓法治指数,是指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社会的法治制定量化评价指标、法治评价指标体系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意义上建立并运用来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社会的法治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的一系列相对比较客观的量化标准。”侯学宾、姚建宗:《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另有学者指出:“法治指数,是用一套由诸多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的方法判断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状况的技术手段。这种法治指数依托于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量化数据,以及围绕这些数据形成的分析、评价和排名。”鲁楠:《世界法治指数的缘起与流变》,《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应当说,不同学者对法治指数概念的界定虽然出发点有所区别,但是对法治指数的理解并没有实质差异。大体上看,法治指数就是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考核一个地区的法治状况并进行客观评价。

从法治评价的历史溯源考察,将法治和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广泛开展的社会指标运动。该运动发起的初衷在于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对社会民主程度、福利程度以及公民的生活状态等进行量化,然后通过一系列量化数据,了解当前社会运转状况。这一指标体系包含了70余项具体指标,其中与法律有关的指标有7项,通过这7项指标能够较为笼统地了解当地法治基本情况。在此之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梅里曼教授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