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儿童所在家庭中的残疾人数
所属图书:中国残疾儿童家庭经验研究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关键词:
中国残疾儿童家庭状况概述

本章使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对中国残疾儿童状况进行分析和综述。分析内容包括残疾儿童的人口统计学的各种特点,残疾儿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地区分布及对教育、医疗、康复和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将儿童定义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并认为每一位儿童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在中国,这一概念相当于“未成年人”的概念。残疾儿童是儿童群体中的困境群体,应该在确保其尊严、促进其自立的条件下,使其充分享有正常儿童的全部权利。从权利角度对中国残疾儿童的家庭经验进行分析,在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正因如此,全面分析残疾儿童在基本权利方面的保障和实现情况,既有利于落实完善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纲要,又有利于促进中国残疾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本章描述了残疾儿童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家庭状况,对中国儿童在教育、健康、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给出了一个概要分析,为之后各章对儿童权利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背景。

数据

本章使用的数据来自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年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比例抽样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34个县(市、区),2980个乡(镇、街道),共5964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全国共调查了771797户、2526145人,调查的抽样比为1.93‰。

根据调查汇总,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占全部被调查户的18.4%。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479人,占全部调查人口的6.4%。其中,视力残疾238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