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90~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所属图书:中国研究(第23期)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关键词:
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下的小农经济模式及其全球化境遇——以安徽园村为个案

研究背景:农业经济模式及农民经济状况的演变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

“小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一个恰当表述,延续数千年的自然经济,维持着传统的小家庭经营单位。在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英国农村变迁方式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即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而现代化(黄宗智,2000a)。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制度、现实原因,中国的农业发展并没有也不可能按照英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前进。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分析了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在近代化的背景下是如何变迁的。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下,“内卷化”或“过密化”是我国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是指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华北的农业经济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种“无发展的增长”的农业经营模式并没有伴随着国际资本主义的到来而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小农经济进一步过密化。在集体化和农业部分现代化的情况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前,农业发展的过密化现象仍在持续。西方小农分化的过程是农村经济的全面转化,即向现代农业发展,而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在小农经济内部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分化的小农经济。

传统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农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同时具有一种脆弱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同时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技术。1949年后,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经历过家庭经营和集体化的合作模式,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1978年的农村改革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变革了集体化生产的模式,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