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灾区农户财政补助分类标准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金融发展报告(2011)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关键词:
灾后农房重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12”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造成四川省300多万农房受损。地震以后,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底全部完成需要维修加固的农房;截至2009年12月11日,需恢复重建的126.3万户农房已完工125.78万户,完成率达99.5%,因受余震和地质次生灾害影响而新增的19.61万户重建农房已开工14.53户(开工率74%),完工8.87万户(完工率45%),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重建目标。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农房重建工作,这既为人类社会抵御重大自然灾害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今后灾后恢复重建的制度安排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作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房重建既是解决农村地区广大受灾群众基本居住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房重建中以资金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机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求量大等特点,其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健全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在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接近尾声之际,本报告试图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就农房重建中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功能边界及其制度成本进行探讨,对重建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建议。

农房重建的政策逻辑 政府与市场及其功能边界

作为农房重建中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政府与市场具有不同的功能,两者既相互替代,又相互补充。一方面,在重建初期或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