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丈夫不同收入状况下留守妇女看望丈夫的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之留守妇女:阡陌独舞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关键词:
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

妇女留守在乡村,不仅要买农资、做农活、搞养殖、收集燃料、干家务,还要辅导孩子学习、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照顾老人,也免不了串门聊天、走人情、参加选举、参加村民会议、参加集体出工等。由此可见,留守妇女承载着事实上的农村建设,维持着农村家庭和社区的稳定。其间,她们要面对远比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两个留守群体更加复杂的每日生活。那么面对生活的重担、经济的窘迫、身体的透支、精神的孤寂、子女的未来、家庭的维系、安全的隐患,中国农村的留守妇女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呢?这其中又浸透着多少辛酸与无奈、希望与欣慰、委曲与求全?本章将分析留守妇女每日生活的应对策略。

研究应对策略,首先假定留守妇女是具有一定的选择和行动自由的积极行动者。不管留守妇女的回旋余地多么有限,她们的行动从来不是完全被环境所限制的。“应对”这个术语主要被用在心理学中,有应对问题和应对情感两种分类,前者是指个体解决他们认为是问题的努力,后者是指个体减缓和避免精神压力的努力。二者有时是相互关联的,如问题解决之后,精神压力通常也会减缓。有一些学者对失业导致社会隔离及贫困问题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Erik Snel and Richard Staring,2001)。以下将从家庭事务决策、家庭困难规避、家庭关系处理、社区和谐构建、自身身体状况、自身心理状况等六个方面,介绍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

家庭层面

(一)家庭事务决策

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务工后,家里遇到困难时没人商量,更难以解决。这就使得留守妇女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独立决策家庭事务。调研发现,留守妇女已经逐渐在家庭理财、养殖种植等农业生产、子女教育方面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家庭理财方面,丈夫外出务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