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日本47个都道府县公民馆覆盖率(2008年)
所属图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关键词:
日本的公民馆及其基本制度

我国有遍布城乡的文化馆(站),日本有遍布全国的公民馆。在我国,有学者认为文化馆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事业部门;《百位文化馆馆长聚集江苏吴江探讨文化馆向何处去》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0532725.html。在日本,有学者认为公民馆是生长于日本历史和土壤中的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社会教育设施。小林文人:《これからの公民館——新しい時代への挑戦》,国土社,1999,第12页。其实,比较中国的文化馆和日本的公民馆,二者不论是起源、演变,还是性质、功能,都多有相同或类似之处。研究日本公民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基本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站)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公民馆及其类型

(一)公民馆

“公民馆”是日本二战后首先以农村为中心建设、继而城乡普及的公益性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设施。按照日本《社会教育法》(1949年6月颁布,2008年6月最新修订)的规定,公民馆设置在市町村或其他特定区域按日本《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个层级,统称为“地方公共团体”。1945年,日本全国市町村级政府有近1.1万个,1953年时有9868个。1953年日本实施《町村合并法》,1956年实施《新市町村建设促进法》,到1961年,市町村级政府合并为3472个,史称“昭和大合并”。1999年,日本开始了新一轮市町村合并,称为“平成大合并”,目前尚未最后完成。1999年时日本全国有市町村级政府3229个,到2009年10月,合并减少到1772个。“平成大合并”的目标是,到2010年3月全国的市町村级政府合并减少到1760个。参见《日本の市町村の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