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0年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所属图书: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2012)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关键词: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研究报告为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发改委委托研究项目“‘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课题编号为1008087)的研究成果,课题完成时间为2010年12月,原报告共4.6万字,在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40%,煤、金、银、铜、钨、铝土等近40种重要或稀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直接开采较多,往往出售资源和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产品,走的是一条“挖资源、卖资源”的路子,产业加工度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不仅未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消耗了大量有限的资源,这种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社会结构问题等潜伏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部地区如何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非常紧迫的重大问题。

实践证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在传统工业化存在严重缺陷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实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是针对经济发展方式中最为紧迫的市场、产业和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中部崛起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路径,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部地区形成了较强的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