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辽、吉、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大领域实现程度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关键词:
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分析

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小康”的概念,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0多年中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对东北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面小康建设的薄弱点,对推进东北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分析

为全面反映我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状况,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方案中监测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方面,通过计算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100%为全面小康。我们利用此方案及其数据,对东北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进行评价。

(一)总体进程逐步加快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从2000年的60.3%提高到2010年的82.3%,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从增速上看,东北地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为2.64%,比“十五”时期的1.76%的年均增速高出0.88个百分点。在2010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首次超过85%,吉林省首次超过80%,黑龙江已接近8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快于全国

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2000年的0.7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