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贵州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三年目标
所属图书:贵州大生态战略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关键词:
贵州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研究(2018)

贵州磷石膏以渣定产政策出台的现实背景

(一)磷石膏定义

磷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含有多种其他杂质,是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磷石膏外观呈粉末状,颜色为灰白、灰黄或浅绿,容重0.733~0.88g/cm3,颗粒直径一般为5~15um,其主要的组成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同时其还含有机磷、硫氟类化合物等物质,其中二水硫酸钙占到70%~90%。磷石膏是石膏废渣中排量最大的一种,全国每年排放磷石膏约2000万吨,累计排量近亿吨,排出的磷石膏渣占用大量土地,形成严重污染环境的渣山。《贵州磷石膏将执行“以用定产”、“消大于产”的政策》,《硫酸工业》2018年第6期。

(二)贵州磷化工已有较大规模和利用历史

贵州磷矿资源丰富,是全国富矿最多的省份,经多年开采后仍有储量25.61亿吨,这为磷化工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贵州磷化工作为全国最早的三大磷化工基地(开阳、襄阳、昆阳)之一,于1958年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个磷化工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对内是重要支柱产业,对外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磷及磷化工生产基地。其中,瓮福集团、开磷集团研发能力、资源利用水平和技术装备都在全国领先,是有竞争力、影响力和引领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三)磷石膏资源化、价值化利用情况

磷化工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废渣。贵州省磷化工主要采用工艺成熟、操作稳定、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广,在处理中低品位磷矿石具有一定的优势的硫酸法湿法磷酸工艺生产高浓度复合肥。但硫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副产品磷石膏,综合利用一直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而我国对其的利用率还是在全球排名靠前的位置(全球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平均为5%左右,而我国的利用率在30%左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