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指标评价体系
所属图书: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关键词:
河南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效果评价研究

引言

农业转移人口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为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7年底,河南省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达到29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7.08%,占城镇常住人口的61.29%。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有序转移,力促农业转移人口有效融入城市社会,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已有文献述评

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申兵,2011)、影响因素(黄锟,2014)、成本测算与成本分担(潘家华,2013)、融入路径(王琛,2015)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科学评估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效果,王新桂(2008)从居住环境、经济收入、城市适应、政治参与和身份认同5个维度进行测评,得出上海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已达到54%。程名望(2017)则从人力资本、经济状况、市民接纳、心理认同四个方面,进一步测算出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周密等(2012)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和Oaxaca分解的方法预测出沈阳、余姚两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分别为62%和81%。辛宝英(2016)测算出2015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仅有46.9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效果测评的相关研究成果虽日益丰厚,但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一是针对如何测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尚缺乏系统的、更为细化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