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1934年长江中下游乡村农户收支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户的借贷与信用担保(1930~2010)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关键词:
民国时期农户的借贷需求

民国时期,中国一片破败景象。20世纪30~40年代,农村经济更趋萧条,农户谋生艰难,贫困程度加深,多数家庭常常出现亏空,只好饮鸩止渴,借贷度日。可以想象,在这种状况下,贫困农户借贷的主要用途是为了生活消费,当然也有少部分借贷用于了生产方面。中国农村中,除了贫困农户外,其他不同阶层农户的借贷需求则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地主、富裕中农、中农家庭生产性借贷需求就比较多。

农户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借贷需求

(一)20世纪30~40年代的社会经济环境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小农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处于斯科特所定义的“道义小农”境地。但即使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小农依然顽强地寻找做工的机会及经营小买卖的机会,以非农收入弥补家庭生活开支,表现出如黄宗智所定义的“拐杖小农”色彩。

20世纪30年代,一直处于慢性衰退中的农村经济,在各种突如其来的不利因素的摧残打击下,陷入全面危机,表现为土地抛荒、产量减少、农产品价格低落、手工副业破产、农村收入剧减、人口离村等。

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对外贸易衰落、城市工商凋敝、天灾人祸、赋税日重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副业日趋困窘。许多家庭手工业因找不到销路和价格暴跌而减产、停产以至破产,许多在外谋职佣工的人失业回乡,许多副业如捕鱼、砍柴、割草、赶骡、划船、贩卖、挑扛等报酬剧减,许多地方因日本占领东北和日货占领中国市场而断绝生路。宫玉松:《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空前的农村经济危机耸动全国,引发了城市工商凋敝、财政恐慌、农民运动、社会动荡等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近代中国劳动力资源虽极为丰富,但土地、资本极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