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美德与性格品质
所属图书: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研究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幸福和力量的源泉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

——马丁·塞利格曼

本章导读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界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修订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写进总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科学界定了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部分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有效监管和亲情呵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甚至遭遇意外伤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留守儿童被贴上了“问题儿童”“高危儿童”等负面标签,形成了新的歧视和偏见,成为新时期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中新的社会阻力。正如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曾说过的,“心理科学在表现人类消极方面获取的成功一直比它在表现人类积极方面大得多。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缺点、疾病、罪恶,但很少揭示人类的潜力、美德、可能的抱负、可能达到的心理高度”(马斯洛,1987:34)。对于过去30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这一论断依然是适用的。当然,这一趋势正在逐渐改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