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黄龙湖1949年前行政隶属变迁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5卷·村庄类第14卷·华南区域第8卷)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关键词:
戴姓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黄龙湖是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原镇平县招福乡)芳心行政村南部的一个自然村。黄龙湖原名黄泥堀,因该地土壤和水域以黄土地和湖面为主,被当地人以谐音称作黄龙湖。黄龙湖是芳心行政村戴姓聚族而居的一个自然村,分黄龙上村和黄龙下村两部分。当前人口1100多人,戴姓人口约占芳心村总人口的48%。元末明初,逐渐从周边地域迁来多个姓氏散居于该地,镇平县戴姓开基祖玉麟公约1360年由闽入粤,先居于招福乡田头村,后移居黄龙湖。由于水患、宗族争斗、太平天国侵扰等原因,其他姓氏逐渐搬离此地,唯有戴氏凭借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克服各种困难生存了下来,成为黄龙湖现存唯一的宗族。又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戴姓分化为两大房支,分别居住于黄龙上村和黄龙下村,族人被称为黄龙戴氏。

第一节 戴氏的由来与迁徙

黄龙湖戴姓发源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其先祖为商朝的微子启,被封宋国,第9世孙宋撝公因深受百姓爱戴而被称为宋戴公,后宋戴公长子以宋为姓,次子以戴为姓。宋撝公第19世由商丘南迁,经六次大规模迁徙后,第88世孙戴玉麟定居广东镇平县招福乡黄龙湖,为镇平县开基祖。

源于黄帝,始于宋国

戴姓源自黄帝,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最早出自子姓。戴氏的“开氏祖”为阏伯,阏伯名契,是帝喾高辛之子,也是帝尧的异母弟。传说契的生母简狄食玄鸟蛋(燕子蛋)而生阏伯,赐为子姓。阏伯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据《诗经·商颂》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戴氏先祖为微子启,微子启是商汤的第17世孙帝辛(纣)的庶兄。周灭商之后,实行以商治商的方式,把商的旧都周围封给了微子启,建立宋国,都城为睢阳(今商丘)。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的第9世孙为宋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