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寨围农作物种植及生产经营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5卷·村庄类第14卷·华南区域第8卷)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关键词:
中寨围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群山环绕、偏僻闭塞的避难环境是陈氏选择在中寨立基的关键;适耕的亚热带气候、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让陈氏后裔能于此生存与延续;自然灾害的威胁使陈氏族人形成有机团体;加之,交通闭塞形成了族人封闭的共同社会生活。追根溯源,宗族传统之所以能很好地传承,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传统时期特殊的环境所决定的。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理特征

(一)山岭环绕,坐落山谷

中寨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最南端的全南县内,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地处九连山北延支脉盘亘地带的中寨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坐落于四座山岭之中。其中,东北有海拔685米的笔子脑山,西北被海拔为558米的高寨子和551米的新隆山围绕,东南向的扁寨子山地势相对低,海拔为389米。中寨围陈氏便聚居在这四座山岭与低丘、岗地相互交错的山间谷底之中,且因在地理位置上与扁寨子山和高寨子山十分近,形成“东有扁寨,西有高寨”的地理方位,故而被人们命以“中寨”之名。

不仅是中寨围,陈氏族人最早立基的筠竹,之后迁居的黄竹龙、前村、中坑等地也均是山岭环绕,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族人表示,初始先祖杨宝公为避免政治牵连,从福建向江西逃奔之时,首先考虑的是不易被朝廷追查,中寨乡山高岭峻、山峦起伏的山地地形为陈氏族人提供了躲避朝廷追捕的天然屏障,并成为陈氏祖先落地于此最为关键的自然要素。

(二)“八分半山半分田”

中寨围为典型的山区村庄,村内地形地貌也以山地、丘陵为主,因而在当地有“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村内田地少,用于水稻耕种的水田更是稀少。

随着陈氏世代繁衍,族人人口不断增长,土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很快因“聚族稠密复各择美地”,中寨围陈氏族人被迫不断向村外迁移,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