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龄未婚男性的差异
所属图书:中国人口性别失衡与大龄未婚男性生存状况研究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特征、模式与测度

本章的研究内容构成了本书的基础和分析依据。首先,通过国际比较,采用总人口性别比、结婚水平、结婚模式以及30岁及以上单身人口性别比等指标探究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性质与程度差异,揭示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特殊性,以论证和说明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人口学生存研究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主要利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构建中国男性婚姻生命表,从时期和队列的角度探究现阶段中国男性的成婚水平、概率、进度,总结其变动模式,分析相关时期指标存在的问题。最后,参考统计推断的方法提出定量化、动态化的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年龄测度依据,以期弥补当前研究中大龄未婚男性的年龄界定缺乏相应的量化依据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的特征:婚姻挤压的国际比较

本节将中国置于国际视域中,通过阐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婚姻挤压程度差异来揭示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特殊性——男性数量过剩背景下的被迫性失婚。

本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度量男性婚姻挤压态势。第一,总人口性别比。其高低直接决定了两性的构成比例,影响婚姻市场中两性的规模平衡。第二,结婚水平。它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队列人口中最终成婚人口占该队列总人口的比重,用终身成婚率来度量。第三,结婚模式。它主要是指两性结婚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总人口性别比、结婚水平和结婚模式对男性婚姻挤压的作用,主要会出现以下三种情景。第一种是在一个男女都希望结婚且是异性婚姻的情况下,高人口性别比将产生男性过剩人口,这部分人口将由于女性绝对数量的缺失而无法成婚,女性的结婚水平将高于男性的结婚水平(此时几乎所有女性都能成婚,女性终身结婚率接近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