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迪庆州撤点并校进度统计
所属图书:云南迪庆人才状况调查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关键词: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小学教育人才资源现状、需求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小学教育发展沿革

迪庆州的教育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紧密相关,早期的教育囿于寺院之内,只有僧人才有学习知识的权利,藏家子弟要想认字、学习知识就必须入寺为僧,因而寺院成为比较集中、系统的教学场所。以民国二十一年《中甸县志》所述为证:“二百余年未加教育,故五境之地,惟江边境夷汉杂处,只居其二、三略通文墨。余皆么梭(纳西)、傈僳。其余四境,概系蛮民。自归化后,虽设学二名,并未建立文庙、书院,向学士子,无观善之所。故五境之民,只江边一境少数汉人知汉语文,其余均不通也。”转引自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志》,内部资料,1998,第18页。迪庆境内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雍正十三年(1735)始设义学。民国时期,迪庆境内学校教育有一定发展。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云南省教育厅根据民国政府行政院颁布的《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公布施行“苗民教育计划”,在中甸、维西、德钦等地设立省立小学。随后,抗日战争爆发,民国政府推行的义务教育昙花一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迪庆境内仅有小学102所,初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2178人,初中毕业生不到百人,大学毕业生5人。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志》,内部资料,1988。

新中国成立以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区域教育水平相比民国教育有了较大提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本节主要参照《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志》及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历年工作总结整理而成。

阶段一:1950~1965年,学校教育的建设与规范

1950年5月中甸和平解放,成立了中甸县人民政府。随之维西、德钦也相继解放并设立人民政府,内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