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学术知识生产的逻辑和实践知识生产的逻辑
所属图书: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关键词:
我们的知识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命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57页。的确,如何创造改变世界的知识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思考的问题,更是当下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一些学者引入实践研究、证据为本何国良:《久违的实践研究:创造社会工作学的路向》,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04年;古学斌:《为何做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何雪松:《证据为本的实践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等比较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生产的研究方法,以期能够解决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区别、理论和实践有效对接并促进实践、生产达到改变目的的有效的知识等问题。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由研究者(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发起和完成的。因为人们深信:只有受过一定学历教育和严格训练的人才具备“研究”能力,所以“研究”必然是研究者们做的研究,自然书写者也必然是研究者。

与研究者主导完成的书写不同,本书案例的撰写者(除李大君外)都是“非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和机构”的实践者本人或者团队成员。之所以这样安排,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对基于各种缘由(性别平等、环境保护、反贫困、合作经济)长期(近二十年)开展的本土性农村/牧区社会工作进行回溯、梳理和凝练,生产为了“改变”服务的知识;第二,呈现实践者知识的品质以及在实践知识生产过程中,研究者的协同探究作用;第三,为正在蓬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