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扶贫社贷款选择和私人无息借款选择的模型结果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6
出版日期:2008年2月
关键词:
影响农户贷款选择的因素分析——来自扶贫社的实证数据

在中国实行小额信贷服务的一些乡村,仍然有许多农户选择私人借贷,并且正在使用小额贷款的农户可能会同时向私人借款。那么,具有什么资源禀赋的农户选择私人借款?又是具有什么资源禀赋的农户选择小额贷款呢?本文试图利用扶贫社“扶贫经济合作社”(简称“扶贫社”(FPC))开始于1994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设计,主要由福特基金会、孟加拉“乡村银行”和私人企业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效仿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扶贫社”是第一个将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借鉴到中国的试验,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乡村银行”模式的试点,为中国政府的信贷扶贫资金有效使用,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运作村庄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描述调查数据的构成;第三部分是利用样本数据建立农户资源禀赋与选择扶贫社贷款和私人无息借款可能性的模型;第四部分是模型结果的讨论和发现。

问题的提出

影响农户贷款选择的因素是多重的。本研究中假定所有其他关键变量是给定的,即在农村信贷市场结构、扶贫社小额信贷的瞄准机制、要素市场都是不变因素的情况下,揭示具有什么样初始资源禀赋的农户选择和不选择贷款,检验样本农户特征与选择扶贫社小额贷款和选择私人无息借款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一)穷人的借贷渠道

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穷人的借贷来源主要是非正规渠道;能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仅是一小部分,这个比例在非洲大约是5%,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大约只有15%(J.D.冯匹斯克,1990)。在扶贫社开展小额信贷项目的乡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已经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扶贫社开展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