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福安村村集体财政收支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6
出版日期:2008年2月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中村庄经济的变迁——以东部地区的一个发达村庄为例

引言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出现明显放慢的趋势,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特别是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这一时期也恰恰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期,其中一个主要的标志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从长期全面短缺变为相对过剩。近几年来,尽管政府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及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民负担等多项政策措施,从“多予”、“少取”、“放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但是农民增收难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而城乡居民收入又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它是否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或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在工业化中,劳动生产率明显增长,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农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长期下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工业化进程对于农业最主要也是最明显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机制对“农产品的需要发生变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收入增加,人们对较好食物的需求增加,以及对某些工业原料需求的增长将提高对这些初级产品的需要,从而引起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或重新定位,以及由此引起农场内部组织的调整。工业化带来了社会观念的改变,为农业注入了“企业创建精神”(Enterprisingspirit),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模式,出现了追求利润,甚至经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工业化过程也是“资本化”的过程,资本的贡献率超过了劳动的贡献率,劳动在农业收入中的绝对份额和相对份额都在下降。工业化过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