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东溪村村民收入途径与水平状况
所属图书: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关键词:
村民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过程与实践逻辑

本章主要讨论退耕还林政策的最终执行主体村民基于自身生存逻辑与生态智慧对政策采取变通适应的策略性行动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在退耕还林工程基层实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对政策的具体行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禁种而种”(2003—2010年),第二阶段“可种而不种”(2011—2018年),第三阶段“毁林复耕”(2018年之后)。村民对政策的变通适应行动不仅反映了政策规范在地方实践各个阶段的核心特征,同时也表明村民在政策约束下依靠自身资源而采取多元化生计策略行动,即依靠传统生存经验与规范性政策进行博弈而获得自身的行动空间,在“树进人退”的背景下选择外出务工获得更大的收益,应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以及村民长期生计模式未建立起来而采取多元化策略性选择。退耕还林政策的最终实践形态是基层政府以及村委会对政策的变通执行以及村民的适应性策略行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导致政策实际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章通过文本案例详细呈现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解读与态度以及应对“退耕与还林”行动选择的过程等内容。首先以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解读与行动选择为出发点,接着呈现村民在政策执行不同阶段的具体实践,继而从村民对政策变通适应的策略性行动中揭示村民生计策略的变迁,最后通过总结分析村民政策执行行为的特点与实践逻辑,试图从自下而上的微观视角关注地方性知识与规范性知识的互动实践,为政策有效执行提供启示。

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解读与反应

在多元话语分析中,每个人在特定情景中所及的“视界”即其话语体系下所呈现的“世界”,因为“人所有牵连的种种日常事务的总和即是人们的生活世界”(那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