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收入分层与劳动合同签订状况(2015)
所属图书:中国和俄罗斯的中等收入群体:影响和趋势
出版日期:2018年4月
关键词: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险

中等收入群体,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的新型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为使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各个社会成员能够较为持久地稳定在社会中层,必须设计一系列社会保护网,防止其滑落到低收入群体。在社会保护网之中,社会保险应该是最有效的保护网(李培林、张翼,2014)。

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险越来越有力地支撑着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无论是退休人员还是在职工作人员,没有社会保险,就缺少了抵抗社会风险的重要支柱。所以,考察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险覆盖程度和享有程度,对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来说,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衡量社会支持力度、维护社会和平发展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中,社会保险的支撑作用不可低估。

社会保险的地区性统筹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位保障制度。公职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享受退休金,由单位发放。改革开放之后,为消除单位内部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之比迅速攀升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开始逐渐将单位保障转型为社会保险,将退休金制度改革为养老保险制度,将保险资金的“收”与“支”分开——单位代缴保险费,但保险开支由社保经办部门发放。这样,不管就业者所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效益如何,只要其“在职”期间按期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险保障。但因为保险仍然具有“选择性”缴纳性质,就业人员在五大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虽然自2014年年底开始,中国在制度上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进行了合并,但资金池仍然有所区分。所以,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在制度上,社会保险为每一个人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