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民需求结构位序
所属图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代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农村:乡村社会开放流动与社会结构转型

城镇化主要是指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劳动力逐步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由农村分散居住向城镇适度集中,同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发生变革的进程。从宏观上来看,城镇化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段呈现出来,它体现在乡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更为直观地体现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环境、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变迁,体现为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一、开放、流动与异质

改革开放后,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转轨,我国进入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推动的城镇化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国家逐步向社会下放权力,重点向经济领域放权,活跃经济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的转换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社会的全面控制方式,乡村社会获得了较大的自主空间,这些变化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另外,乡村市场化及工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888.2万个,总产值达4764.3亿元,乡镇企业职工为9545.5万人。乡村经济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农村的面貌,其明显标志之一是部分农民从农业中转出到乡镇企业打工,逐步实现了身份的转化。到2012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为1.64亿人,总产值达到61.6万亿元,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乡镇企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户籍制度的松动及城市工业化发展推动乡村社会走向开放,